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首届“潇湘杯”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的通知

时间:2025-06-20 浏览量:

各普通高等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践行湖南高校思政工作者潇湘宣言,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现决定开展首届“潇湘杯”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以下简称展示活动),由长沙理工大学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标

聚焦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三进”这一核心任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鼓励各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

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教学理念、课堂形态、内容编排、方法创新、工具应用等多个维度上,展示思政课新气象新作为,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育人效果。鲜明树立思政课“教学优先”评价导向,表彰一批深耕教学、潜心育人的优秀教学团队和教师,推广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和先进教学方法。

二、展示课程和教学依据

(一)展示课程

本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高职专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研究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二)教学依据

遵循各门思政课最新版统编教材精神,并参照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相关课程配套课件,其中“形势与政策”课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5年上辑)。各门课程下设若干教学专题,按不同赋分系数在复赛、决赛评审得分中进行加权(详见附件1),鼓励一线教师加快补齐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历史文化素养、实践经验、教学方法、学情分析等方面短板弱项,不断完善知识能力结构,把更多教学专题讲深、讲透、讲活。

三、参加方式和参加资格

(一)参加方式

采用教学团队+教师个人展示的混合参加方式。所有报名教师均须为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且2024年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库”更新过个人信息。

(二)教学团队参加资格

1.所在高校已设立与本通知规定展示课程相对应的基层教学组织,负责该课程的教学安排、教学研究、集体备课、教学管理、教师发展、交流合作等教学组织实施工作。

2.该基层教学组织建制齐全,拥有专职思政课教师5人以上,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层次、学科背景、年龄结构等布局合理,形成良好梯队。

3.该基层教学组织运转正常,制度化开展集体备课,教学业绩突出,已在省级以上思政课教学竞赛中获奖,并已承担省级以上思政课教学研究课题。

4.每所高校同一门展示课程限报1个教学团队,团队专职教师为5至10人,鼓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牵头组建团队。

(三)教师个人展示参加资格

1.从事思政课教学工作3年以上,在所报名教学团队发挥骨干作用。

2.政治素质过硬。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

进,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所授课程。

3.师德师风优秀。模范践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自觉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受学生尊重好评。

4.综合能力突出。热爱思政课教学事业,2022年秋季学期以来,连续3个学年稳定承担所报名展示课程的教学工作,每学年思政课教学评价结果排名位居所在高校全体思政课教师教学评价结果前40%。养成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博览群书,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开阔的思维视野,对马克思主义有研究、有见地、有信仰。

5.每所高校同一门展示课程的教学团队限报1名教师。往届教育部展示活动特等奖、一等奖获奖教师及曾报名参加两届教育部展示活动(含形式审查未通过)的教师不再参加个人展示。

四、活动流程

本次展示活动分学校初赛、省级复赛、现场决赛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初赛。请各高校自行组织校级初赛,每门展示课程可推荐1个教学团队及1名展示教师参加省级复赛,于7月14日(周一)前按要求报送参赛材料。

各高校要组建各门展示课程的教学团队开展教研,高职专科团队重点到中等职业学校、本科团队重点到普通高中、研究生团队重点到本科高校听课调研,将相邻学段思政课最新版统编教材

和本学段展示课程教学依据进行对照研究,深入了解相邻学段思政课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考核要求,细化提炼本课程各专题教学重点,形成与相邻学段思政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对照表》,在教学实践中切实解决重复、倒挂、不衔接等问题。

个人展示教师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议,在报名时选定3个教学专题,并从中选择1个专题,结合《教学重点内容对照表》,精心制作体现一体化建设要求和本学段重难点的教学资源,包括所选专题的学情分析报告、学生常见问题清单、创新教案、创新课件、讲授视频(详见附件2)。

第二阶段:复赛。在各高校推荐的基础上,由省教育厅组织对参赛教学团队及展示教师报名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通过形式审查的展示教师提交的教学资源进行综合评审(详见附件3),确定进入现场决赛名单及二等奖名单。

第三阶段:决赛。7月23日(星期三)在长沙理工大学按课程分组进行现场决赛。现场决赛分为教学展示和问答环节。教学展示主要考察教师教学水平,由展示教师抽签确定展示教学专题(从报名选定的3个教学专题中抽取),进行10分钟教学展示。问答环节主要考察教师的读书储备和解疑释惑能力,由展示教师从题库中随机抽签确定并现场作答。由评委对两个环节现场打分,根据得分排序决出特等奖、一等奖获奖名单(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五、奖项设置

各参赛课程组分别按参赛数量的60%设奖,设特等奖、一等

奖、二等奖。其中,本科思政课程组(除“形势与政策”外)分别设特等奖4名,一等奖6名,其余为二等奖;高职高专思政课程组(除“形势与政策”外)分别设特等奖6名,一等奖10名,其余为二等奖;“形势与政策”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分别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其余为二等奖;研究生思政课程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分别设特等奖2名,一等奖2名,其余为二等奖。评选优秀教学团队100个,优秀组织奖若干。

我厅将推荐特等奖获奖展示教师及教学团队参加第四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同时,对于在第四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特等奖的展示教师奖励2026年度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并直接认定为“年度影响力思政课教师”、给予奖励基金支持,对获特等奖的教学团队奖励2026年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项目(优秀团队)1项。

六、材料报送

1.汇总表。请各校指定专人于7月14日12:00前将《汇总表》(加盖公章的PDF版及Excel电子版)发送至邮箱:664212049@qq.com,联系人:施湘元,联系电话:13739087823。

2.报名表及参赛材料。请各参赛教师于7月14日12:00前将《教学团队推荐表》《推荐教师报名表》(加盖公章的PDF版)及参赛材料(教学重点内容对照表、专题的学情分析报告、学生常见问题清单、创新教案、创新课件、讲授视频)以“学校名称+课程名

称”命名报送至指定邮箱。逾期未提交的,视为放弃参赛。

(1)本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材料报送至邮箱:783348974@qq.com,联系人:陈乡,联系电话:15084720626。

(2)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材料报送至邮箱:zyc2424@qq.com,联系人:章雁超,联系电话:15675812686。

(3)本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材料报送至邮箱:501316081@qq.com,联系人:邹新树,联系电话:13807317387。

(4)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材料报送至邮箱:691730176@qq.com,联系人:叶再兴,联系电话:18973101285。

(5)本科“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材料报送至邮箱:1562310616@qq.com,联系人:陈方芳,联系电话:15273119532。

(6 )本科“形势与政策”课材料报送至邮箱:cxd0728@126.com,联系人:陈小丹,联系电话:18627556820。

(7)高职高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材料报送至邮箱:2416646913@qq.com,联系人:丁敏,联系电话:17871909182。

(8)高职高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材料报送至邮箱:1007563957@qq.com,联系人:曹淑蓉,联系电话:17666116642。

(9)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材料报送至邮箱:

1783103800@qq.com,联系人:黄宁花,联系电话:18374493151。

(10)高职高专“形势与政策”课材料报送至邮箱:hnssqsczz@163.com,联系人:陈宗照,联系电话:16670886836。

(11)研究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材料报送至邮箱:376674046@qq.com,联系人:李哲,联系电话:15200936081。

(12)研究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材料报送至邮箱:643138148@qq.com,联系人:吕振纲,联系电话:18825062220。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以赛促教。各高校要广泛组织思政课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展示活动,达到以赛促教、全员提高的目标。要将组织参与本届展示活动作为落实《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2027年)》的重要举措,将获奖情况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关键业绩,加大对优秀教学团队的支持力度,整体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二)严选推优,导向正确。各高校要坚持历史、全面、发展的眼光,做好教学团队和个人展示教师遴选推荐工作,既要看教师个人在特定选拔活动中的表现,更要注重所属团队一贯的教学研究、育人实绩、人才培养和师德师风表现,确保参与机会公平,推荐结果充分体现“教学优先”评价导向和“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要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拟提交参评的各项教学资源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展示活动成果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

产权或其他权利,确保思政课建设的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三)理实贯通,数智赋能。各高校要组织思政课教师观摩学习领导干部进校园讲思政课,不断丰富教学“素材库”和“工具包”,增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解疑释惑等核心育人能力。有条件的高校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改革创新,举办专门培训,提升思政课教师数字教学能力和备课备赛水平,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联系人:省教育厅思政处曾潇潇、虢晶,联系电话:

0731-82204082;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钟芙蓉,联系电话:13548612126;郭华,联系电话:13187037819。

附件:1.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赋分系数表

2.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提交材料说明

3.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评审参考标准

4.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展示教师报名表

5.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教学团队推荐表

6.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参赛汇总表

湖南省教育厅

2025年6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

  • 附件【附件1.docx】已下载
  • 附件【附件3.docx】已下载
  • 附件【附件4.docx】已下载
  • 附件【附件2.docx】已下载
  • 附件【附件5.docx】已下载
  • 附件【附件6.docx】已下载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思政君

Copyright © 2025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